今年以来,冷水镇东增河村立足自身优势,通过土地流转,公司+村集体经济合作社+农户的模式发展反季节草莓种植,壮大村集体经济,助农增...
今年以来,冷水镇东增河村立足自身优势,通过土地流转,“公司+村集体经济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发展反季节草莓种植,壮大村集体经济,助农增收致富。
进入冬天,气温骤降,在冷水镇东增河村,60座草莓大棚在寒风中挺立,蔚然壮观。大棚内温暖如春,一列列的田垄上,绿油油的草莓秧苗,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。工作人员正在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草莓,经过分拣、打包,这些草莓将在第二天出现在郑州市的各大市场,供消费者选购。
这里就是冷水镇东增河村的高山特色反季节草莓种植基地,今年以来,该村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特色反季草莓产业,目前已建成的高山特色反季草莓种植基地占地62亩,大棚60座,采取“公司+村集体经济合作社+农户”管理模式,由专业化公司提供育苗、管理、销售等技术支持,解决了技术、销售等后顾之忧。
“目前销售情况比较稳定,每天的产量在800斤左右,刨除各种成本,今年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”东增河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张伟国激动地说。“群众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,草莓基地还提供了35个就业岗位,由当地群众负责草莓的种植、管护、采摘,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提供便利和支撑。”
正在忙着采摘草莓的吴大姐告诉记者:“自己就住在这附近,在这里干活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,不需要出远门,还能照顾家庭,非常不错”边说着,吴大姐边开心地笑了起来。
“下一步,东增河村将采取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组织实施,专业公司提供技术支持,群众提供土地、建设大棚的方式,扩大种植规模,使更多群众通过高山反季节草莓种植增收致富,实现由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。”东增河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主任张伟国说。(尤鹏飞 张博)